2022-04-28
疫情阴霾渐渐褪去,2021年开启新征程,养殖业产能随之大幅回升。国家从政策层面,给予养殖户多项优惠补贴。然而,养殖业即将迎来哪些变革?养殖户需要注意哪些事项?记者就此采访了河南老牌养殖和生猪贸易企业——大德畜牧养殖有限公司负责人蒋文文,他结合近年的政策以及企业发展态势做出了全面分析。
传统养殖过渡为新型养殖
“第一个变革就是传统变革。”蒋文文说:“传统养殖业要经过养殖、屠宰、加工、销售等环节,链条比较繁琐且利润十分有限。而国家现在倡导发展现代农业,提高产业的盈利能力,种养殖业就是需要提高的第一大对象。因此,新机会诞生在新型养殖方式上,比如种养结合、政策红利养殖、标准化养殖、特种养殖、生态养殖等等。”
养殖户可能享受哪些政策红利呢?
蒋文文表示:两个红利值得关注。一是产业支持方面,补贴等资金类的红利将会增多;二是产业优惠政策方面,一些用地、用水、用电等优惠政策也将增多。因此,相关企业要多了解养殖及财政方面的相关政策,新型养殖办法及鼓励内容。
规模化成主流,公司+养户模式共赢
“第二个改变是格局的改变。当前养殖业格局中,规模养殖比例占少数。未来这一格局将被打破。一些中小户养殖可能会越来越难盈利。规模养殖并不是说数量的庞大,而是指企业的经营能力。一些水产养殖、特种养殖等效益将突显,而且政策扶持力度也会加大。”蒋文文说:“从大德畜牧这几年的发展来看,由于本身的技术水平高、资金实力雄厚,越来越多的散养户希望联手合作,通过公司+养户模式实现共赢,自己只负责养,公司来提供猪苗、饲料、药品、技术、销售等,这样实现优势互补,形成规模化养殖场。
因此要提醒中小养殖户考虑转型,积极转变经营思路,用新模式去提升效益;规模养殖户则要重点关注政策扶持信息,积极申报项目获取补贴。
养殖要发展,生态要保护
“第三个变革是要有长远的眼光,更加重视生态保护。”蒋文文说:“养殖业发展迅猛,若污染物处理不当,势必会对环境造成污染,生态遭受恶化。所以近些年,国家对于养殖业不断整改,加强生态环境保护,对于排污不合格养殖场,进行强制关停和整顿,划定限养区、禁养区、规划养殖小区,减少养殖噪音、禁止废污排放等。”
近几年,大德畜牧迈出本省,与云南多地达成合作关系,先后建成几个大型养殖基地,实现统一规划、统一设计、统一品种、统一饲料、统一销售,大力发展无污染、科技含量高的绿色畜牧业及附加值高的现代化食品加工业,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。
因此,建议养殖企业为了自身的良性循环,也为了环境的可持续发展,加大环保设施的投入、实现产品的无公害是必须考虑的问题。